2009年5月9日,清晨的薄雾还没有散尽,我便与6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宝洁公司志愿者一道踏上了前往绵竹玉泉镇宝洁抗震希望小学的行程。
车窗外的天空依然阴沉沉的,道路两旁不时闪过的残垣断壁时刻提醒着我这里一年前的遭遇。去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就一直想到灾区去为那里的孩子们做点什么。
如今,时隔一年,终于有机会深入灾区让我感到既兴奋又紧张。不知道那些劫后余生的孩子们现在过得好不好,更不知道自己该用怎样的情绪去面对他们,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再次勾起他们伤心的往事。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舟车劳顿,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走进学校,一排排洁白的活动板房便映入我的眼帘。板房前的操场上早已经挤满了几百名孩子,他们争前恐后地对着我的相机镜头,做着各式鬼脸,镜头感十足。
这时,几个胆子大的孩子走过来拉起了我的手,主动跟我聊起天来。一个叫做魏华清的女孩子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当我回答说是北京的时候她的脸上流露出向往的表情。她告诉我,她一直都很想去北京看看,她将来的理想就是能够到北京做一名主持人。“为什么是主持人呢?”我好奇地问。她说:“其实在地震发生之前,我是想做律师的。但是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我在电视上面看到那么多主持人叔叔阿姨不断地播报着灾区的情况,帮助很多人找到了失散的亲人。我也希望自己将来长大之后能够用这样的方式去帮助别人。”另外一个叫肖鹏的男孩子一直站在旁边,略带腼腆地告诉我他将来想当一名武警战士。
我没有问他为什么,因为我已经能够猜出答案了。听了他们的话,我有一点点心疼。人们都说孩子是最容易忘记伤痛的,但其实,短短几分钟的大地震不仅仅改变了他们现在的生活,也改变了他们未来。
当天由青基会推出的“希望工程快乐音乐”启动活动很成功,来自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和我们这些志愿者一起为大家献上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演出。台上台下的几百名孩子自然流露的笑容,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短短半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却留给我和孩子们太多关于“次”的美好回忆:抗震希望小学次有了自己的鼓号队;灾区的孩子们次听到电钢琴的美妙旋律;宝洁的志愿者与孩子们次成功合作,合唱《我是明星》;灾区的孩子们次与明星羽泉同台表演……
在走出校门的时候,我看见了贴在板房上面一行醒目的标语——坚定、坚强、坚韧不拔;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我想,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们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坚强”的字面意思,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勇敢的面对生活、面对将来,这应该是他们对于“坚强”的诠释。在那一刻我抬起头,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温暖的阳光已经冲破阴霾,透过云层照射在了洁白的板房上。
宝洁员工志愿者:王成仓